欧洲多国领导人周一(2月24日)齐聚基辅,纪念乌克兰与俄罗斯全面开战三周年,展现对乌克兰的坚定支持。与此同时,乌克兰与美国就矿产资源协议的谈判进入最后阶段,但美国的安全保障承诺仍存争议。特朗普政府的态度引发外界对美俄关系走向的担忧,而欧洲则呼吁加强团结,确保乌克兰的长期安全。
1. 欧洲领袖齐聚基辅,展现团结支持
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基辅举行的纪念峰会上,欢迎了包括欧盟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、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以及加拿大、丹麦、冰岛等多国领导人的到来。泽连斯基强调,和平不能依赖普京的“礼物”,而是需要通过力量、智慧和团结来赢得。欧洲各国领导人在峰会上发表演说,呼吁加强对乌克兰的支援,并强调增加国防开支的紧迫性。
2. 美乌矿产协议谈判进入最后阶段
乌克兰与美国就矿产资源协议的谈判已进入关键阶段。特朗普在与法国总统马克龙会晤后表示,泽连斯基可能很快前往华盛顿签署协议,并暗示乌克兰战争可能在几周内结束。然而,协议中并未包含乌克兰所寻求的美国明确安全保证,特朗普将确保乌克兰长期安全的“核心角色”交给了欧洲。这一态度引发外界对美俄关系走向的担忧,尤其是特朗普似乎接受克里姆林宫的部分说法,可能对普京作出深远让步。
3. 协议争议与乌克兰的坚持
乌克兰政府消息人士透露,基辅已向美国发出“最后的调整”建议,正在等待美方反馈。泽连斯基拒绝提前签署有关乌克兰矿藏的草案,抗议美国援助不足且缺乏安全保障。华盛顿对在协议中加入安全保障措辞持保留态度,而乌克兰则坚持要求美国提供明确的安全承诺。这一争议使得协议谈判陷入僵局,同时也凸显了乌克兰在争取国际支持过程中的艰难处境。
4. 欧洲呼吁美国保持参与
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峰会上表示,现在是时候与普京进行谈判,但强调美国必须保持参与,和平必须建立在对乌克兰主权的充分保证之上。马克龙的言论反映了欧洲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复杂立场:一方面希望承担更多责任,另一方面仍依赖美国的支持。特朗普的态度则显得模棱两可,他在被问及乌克兰是否应割让领土以结束战争时,仅表示“我们拭目以待”,进一步加剧了外界对美俄可能达成妥协的担忧。
总结:
基辅峰会展现了欧洲对乌克兰的团结支持,但美乌矿产协议谈判的僵局以及特朗普政府的暧昧态度,为乌克兰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。欧洲呼吁加强团结并增加对乌克兰的援助,但美国的参与仍是实现和平的关键。未来,乌克兰能否在争取国际支持的同时维护自身主权与安全,将取决于各方能否在谈判中达成平衡。
乌克兰战争的持续以及美乌矿产协议谈判的不确定性,可能加剧市场对欧洲地缘政治风险的担忧。投资者倾向于在不确定性增加时转向避险资产(如美元、黄金),这可能导致欧元短期内承压。
乌克兰战争对欧洲能源供应(尤其是天然气)的影响仍未完全消除。如果局势恶化,能源价格可能再次上涨,增加欧元区的通胀压力,进而削弱欧元。
北京时间09:54,欧元兑美元现报1.0463/64。